导 航
胃息肉和息肉病
浏览: 时间:2011-07-15 14:01
福州医博胃肠病医院提供咨询挂号服务

组织学将胃息肉分为3类:①增生性或再生性息肉;②腺瘤样息肉;③错构瘤性息肉(息肉病)。

一、増生性息肉

胃息肉主要是增生性息肉,与再生性息肉一样都是细胞过度增生、腺体再生所致, 故属同一类,放在一起讨论。增生性息肉为常见的胃息肉样病变,远比腺瘤样息肉 常见,占胃息肉的90%。多位于窦部及胃体下部,也可发生于胃切除术后的残部。直径 常小于2cm,可单发或多发,有蒂或无蒂;小息肉上的黏膜可正常,大息肉上黏膜常发 红,且质脆,在息肉的顶部有小糜烂或溃疡。与腺瘤样息肉不同的是增生性息肉不随 时间增大,一般无恶变倾向。亦有人认为增生性息肉常发生在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中, 这些息肉从不癌变,但萎缩胃其他部位癌变的危险性轻度增加。

炎性息肉可以视为一类特殊的息肉,病理表现为肉芽组织而无腺体成分(又称假息肉),或伴有明显炎性浸润的纤维组织,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炎症剌激而引起的黏膜增 生。其大小及形态不一,以山田I型和II型居多,质地较软,表面多有糜烂,较少癌变。

二、腺瘤样息肉

腺瘤样息肉又名胃腺瘤,指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,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。内镜下腺瘤多位于胃窦部,胃体部少见,常单发。腺瘤通 常无蒂,但可有蒂样增生性息肉,常呈多叶,表面光滑或有细颗粒感,似桑葚样改变, 多数息肉表面色泽较周围黏膜红,较大者表面可出现糜烂及溃疡,周围黏膜多有萎缩 性胃炎的表现。病理分管状腺瘤、绒毛状腺瘤、混合性腺瘤(管状绒毛状)。

腺瘤的癌变率高,被认为是癌前期病变。恶变程度与息肉大小、形态及细胞类型等有关,一般认为,如果腺瘤有以下特征:多发,广基,直径>2cm,形态不规则,表面为结节、颗粒状或溃疡,颜色暗红或多彩,活检显示有III级异型增生,组织学类型 为绒毛状腺瘤,其癌变的危险增加。文献报道管状腺瘤的癌变率为10%,绒毛状腺瘤 的癌变率为40%-50%。

对于胃腺瘤性息肉的治疗尚有争议,近年认为,凡发现息肉,不论其大小,均在 活检后行电切电凝、高频电圈套摘除术、激光办法或微波等治疗,并尽可能取出整个 息肉活检确定组织学类型,此后内镜定期随访,以便发现再发的息肉或癌灶。腺瘤切 除后,有的可能发生胃癌。对于多发、无蒂、直径>2cm、细胞学检査有恶变可 疑者应予手术切除。

三、错构瘤性息肉(息肉病)

息肉病患者除了结肠多发息肉外,胃和十二指肠亦可发现息肉。

(1)家族性腺瘤病: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,多发性息肉主要见于结肠,也可见于胃和小肠。内镜下息肉多呈圆形,无蒂,橘黄色,息肉直径2-7mm。息肉可能是腺瘤性的,也有增生性的。据报道其病理类型与 胃内分布有关,胃底的多倾向于增生性,胃窦的多倾向于腺瘤性。腺瘤癌变率较高,所以对患者有必要行内镜检查,并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治疗。

(2)P-J综合征: P-J综合征也称黑斑息肉综合征,为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。主要表现为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伴皮肤色素沉着。色索呈黑色 或黑棕色,常见于口唇周围、颊黏膜和手脚的掌面。息肉多发,全胃肠道散在分布, 小肠多,其次是大肠,胃和十二指肠亦可发现。大多数息肉有蒂,少数无蒂或分叶 状,表面光滑,颜色发红,有的顶端形成溃疡。其病理是错构瘤性,一般无恶变。

(3)克-坎综合征:为罕见的非遗传性疾病,中年以 后发病,多见于60~70岁。表现为弥漫性胃肠道息肉伴皮肤色素沉着、指甲萎缩和脱发 等外胚层异常,可因消化道丢失蛋白质而引起低蛋白血症。息肉主要位于结肠和胃, 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也可累及。内镜下见多发息肉,无蒂,直径0.5-1.0cm,密集地分 布在增厚的黏膜上,胃窦尤为明显。病理改变为腺体囊性扩张,内含蛋白纤维液体及 慢性水肿的炎症固有层。经治疗部分患者的息肉可逐渐减少或消失。

网站首页
医院简介
来院路线
在线咨询
返回首页
咨询客服
电话客服
在线挂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