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发性结肠炎概说
特发性结肠炎是消化道的常见疾病,除一般称为慢性非特异性潰疡性结肠炎、溃疡性结肠炎外,尚有原发性溃疡性结肠炎、慢性远端溃疡性结肠炎、血栓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名.国外又称“溃疡性大肠炎”或“特发性大肠炎”,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特发性结肠炎。
本病1875年由Wilks及Moxon首先描述,1920年被医 学界所公认,1956年我国文士域等首先报告病例。此病在欧美比较常见,且病势严重,死亡率高.据资料所载,各国10万人口中之发病率依次为:英国79.9,美国(白人)42,新西兰41. 3,蹦士17. 5,法国11. 0,德国10. 9,西班牙6.4,澳大利亚5.6,日本3.0,发病较国外低,但近年来,由于生活习惯、饮食结构的改变,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提高,诊断手段不断改善,纤维结肠镜的临床应用等,发现本病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。据报道,1980〜1984年报告的病例比1975-1979年高达8倍,因此,已引起医学界的普遍重视。该病的症状相对地校欧美国家轻,国外女性发病率较髙,男女患者之比为1:1.3〜1:1.5。统计为男稍多于女。各年齡组均可发病,但以青壮年为多。本病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粘膜,且以赝疡为主,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,但可向近端扩展,以至遍及整个结肠。主要症状有腹泻、脓血便、廐痛和里急后重,具有病程漫长、逐年加重、经久不愈的特点。并可伴有多种肠外表现及并发症,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。
关于本病的病因,目前现代西医学尚不明确,一般有遗传、感染、细菌变态反应、肠道酶失调、保护物质缺乏、精神应激等多种学说。外愈来愈多的研究证明,本病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,中医医籍中并无结肠炎的病名,但据其临床表现,本病应属于“泄浑"、“痢疾”、“便血”、“肠擗”等病证范畴。远在两千年前,《素问,至真要大论》提出:“火淫所胜……民病注泄赤白,小腹痛溺赤,甚则血便广《素问,太阴阳明筲》云,饮金不 节,起居不时者,阴受之。阳受之则入六腑,阴受之则入五脏。 ……入五脏则瓶满闭塞,下为飧泄,久为肠擗/’此可谓类似本病的早记载。到东汉张仲景著《伤寒杂病论》有“热利下重”、“便脓血”和“下利赤白”的描述,将痢疾和泄泻统称为“下利”,其在辨证论治上有很大发展,提出了“治利”的法规。其中所创淸旸的葛根芩连汤、黄芩汤、白头翁汤;通下的大小承气汤;温化的理中汤、白通汤、四逆汤;收涩的桃花汤、诃黎勒散、禹余粮丸;和解的乌梅丸等,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的采用。隋(诸病源候论》提出“冷痢”、“热痢"、“赤白病"、“水谷痢”、“休息痢”、“久痢”等几十种,在认识上又有进步。及宋代后,始将痢疾和泄泻分幵看待。朱丹溪《金匮钩玄》附录“滞下辨论”云,若泻痢不分两证,混言湿热,……非其治也.夫泄者,水谷湿之象,滞下者,垢瘀之物同于湿热而成。治分两歧,而药亦异局方发挥“滞下篇》中说,泄泻之证,水谷或化不化,并无努责,惟觉困倦。若滞下则不然,或脓或血,或脓血相杂,或肠垢,或无糟粕,或糟粕相杂,虽有痛与不痛之异,然皆里急后重,逼迫恼人.随后,对痢的认识在证楼分类上,也幵始趋于统《丹溪心法“痢病》对痢疾的辨证提出“赤痢厲血,白属气”,“血痢久不愈者肩阴虚。”又指出“湿热瘀积”为病因之一, 并提出“壮实初病宜下,虚弱衰老久病宜升”的治则,明清以 来,对泄痢的汄识更加深刻,在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上得以进 ―步阐发。在病机理论方面,比较突出的是强调痢疾与脾肾的 关系,李中梓《医宗必读“痢疾》明确提出“愚按痢之为证,多 本脾肾”,“……然而尤有至要者,则在脾肾两脏。如先泻而后 痢者,脾传肾,为贼邪难疗,先痢而后泻者,肾传脾,为微邪易 医.是知在脾者病浅,在肾者病深,肾为胃关,开窍于二阴,未有久痢而肾不损者,故治痢不知补肾,非其治也广这些颇有见地的认识,使痢疾的治疗从治湿热、治胃消积、治肠利湿等原则.扩大到治脾肾学说,推动了痢疾辨证论治的发展。对于久患泄泻,叶天士《临证指南医案》汄为“阳明胃土已虚,厥阴肝风振动”,创泄木安土之法,由此亦发展了泄泻的辨证论治内容.由此可见.中医学经历了数千年的临床实践,形成了丰富 的、完整的、行之有效的治疗痢疾、泄泻的理论和经验,然而正是将它熔汇于认识和治疗溃疡性结扬炎的过程中,才使得中医在治疗本病上具有独特而卓越的地位。
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厲本虚标实之证,从近年对其诊治状况来看,在诊断方面多倾向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,采用纤维结肠镜检査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査,十分直观,同时运用中医基本理论,结合中医辨证以辨明其致病因素、病变部位、疾病性质,以及邪正增长变化的情况,这样辨证为主又参以辨病的诊断方法,既顾及到了整体的变化,又对局部病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,因而使之能够较地了解疾病的本质.
在治疗方面,目前西医多采用静脉营养法,抗生索、撇索、免疫抑制及手术治疗。但均有一定副作用,特别是需维持用药,在实际应用上存在着难题。而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辨证炅活,治法多样,有效,,并可抑制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等优点,所以是临床上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方法,目前在治疗方面虽然出现了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有机的结合形式,并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途,但以中医药为主占优势.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屣,中医将运用自己的理论,也必将运用更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,不断地、深入地探讨其证治规律,为本病的治疗展现出更美好的前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