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指肠溃的典型表现是上腹部规律性疼痛,常伴有反酸、嗳气等症状。一般于进餐或服用抗酸剂后症状可以缓解。患者对自身规律性的症状印象很深,在就诊时常会叙述得很清楚。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部位在上腹部,疼痛的特点是节律性、周期性和性.
较局限的上腹痛常发生在胃排空之后,尤以上午10—11点钟,下午3—4点钟,和晚上10—11点钟左右腹痛较明显,有时凌晨1—2点钟还会把患者痛醒,这是因为此时胃酸分泌很高而胃内又无食物缓冲之故。溃疡疼痛极少发生在清晨刚醒的时候,因为这时的胃酸分泌。腹痛的原因一般被解释为胃酸刺激溃疡周边的神经纤维引起。在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腹痛发作时,进餐或服抗酸剂腹痛大都能缓解,这也证实了胃酸与腹痛的关系。十二指肠溃疡的腹痛强度一般比较恒定,但性质却可以是多样的,依赖患者的痛觉和表达力而定。有些被描述为“深部钝痛”或“刺痛”,另一些则为“咬痛”、“饥饿痛”、“烧灼痛”或“压迫感觉”,少数则为“绞痛”。疼痛一般位于上腹部,在剑突和脐之间,有时偏右;局限性疼痛常不止一处,面积可以较宽,但患者常可指出痛的一点。如果溃疡在后壁,特别是穿透性溃疡,疼痛往往较剧烈并放射至背部;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和幽门管溃疡的疼痛常可放射至右上腹。
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来说,食物的止痛作用较为明显。约有2/3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进餐后疼痛可以立即缓解,但这只是暂时的作用,疼痛可在不同的间隔后再发,一般为1—2小时,有时还要迟一些,在下餐前发生。食物的止痛作用是由于食物对胃酸的缓冲作用,一般以少量流质特别是牛奶或豆浆的作用为强。但也要认识到,有些食物并不产生止痛作用,相反可诱发疼痛,如橘汁、酒、酸醋、咖啡等。
十二指肠溃疡除规律性的腹痛外常有嗜杂和反涎现象。这是由于过多的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剑突后烧灼感或嘈杂感。有时也可反流入口腔形成所谓反酸现象。十二指肠溃疡者迷走神经功能常亢进,纠起不自觉的口涎增多,吞咽后可发生反涎嘈杂现象,这与反酸不同,因为不含酸味。
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常有周期性发作和缓解的特点,每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,多数为2—4周,其余短的可只有几天,长的可8—10周。发作间的缓解期也长短不一,有些为1—3个月,有的短些,有些更长。在缓解期,患者可以任意进食而不发生疼痛。有不少病例,这种周期性发作呈季节性,常在秋季和春季时发病,而在夏季和冬季则缓解。
有些患者对某些食物有不能耐受的现象,这种情况因人而异,不耐受的食品主要为油炸食物、粽子、腐乳、黄瓜、洋葱等,有些患者不能耐受糯米或面条,币另一些患者则食后反而觉得舒适。有些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,体重常有减轻,这是由于呕吐和因腹痛而厌食及挑选食物的结果,常在治疗后很快恢复,这一点也是与胃癌的重要鉴别点之一。
十二直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疾病,如果不及时治疗,就会引发其它疾病,如幽门梗阻、溃疡出血、溃疡穿孔等,很多患者发病时常产生休克征象,若不及时抢救,可危及生命。